(引)教育科研,让我欢喜让我忧
马国锋
黑白按语:这是2006年12月写的一篇文章,三年后重读,仍然心潮汹涌。三年,不长也不短的时间,我们仍然看不到有什么实质上的改变,能看到的是越来越“高明”而又花样翻新的丑恶。修改后再贴一遍,温故而知新。
原文地址:http://gswwmgf.blog.163.com/blog/static/191673372006112142336529
一、初生牛犊不怕虎
刚毕业时被分配到一个偏远山村,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空气是新鲜的,人是新鲜的,学生是新鲜的。特别是山乡人民的质朴与纯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刚刚走上讲台时,觉得很多事都很新鲜,学生、课堂、校园、教学研究、作为教师听课、评课……
年轻的我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早上起来,备完一周的课,批阅学生的作业,看着喜欢的书,等待上课。中午吃过饭,与一帮年轻老师加上一些住校的学生,跑到操场上痛痛快快地踢上地一场足球,感觉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透着一股劲,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晚上,坐在灯下看着杂志,想着心事,每每有一种冲动——想写的感觉,想把自己的所想,所见写下来,把自己的教学感想写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的教学论文发表了,那种兴奋,那种激动,令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收获的喜悦让我有一种成就感,像现在各种媒体上所说的,要让每个人都感觉到成就感一样,心情是激动的,喜悦的,感觉到我马上就要成功了,感觉到我马上就要成为教育界的名人了,名师了!
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好像别人没有感觉到教研有多么重要,对我的评价令我有些失望!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走自己的路,我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我要干我喜欢的事!
三年后,我调入了新的学校,一切很顺利,进展令我很满意,我也就接着我干我喜欢的事,写我的论文。
不久,我又发表了一篇论文,又让我激动不已。我想,就我的教育教学的成绩和已发表的论文,在年度考核的时候我应该排在同级的前列。我设想着那种成就,设想着我的职称很快就要提高了,我设想着我的这条路会让很多人都走上教学研究的路!
正如有位哲人说的:希望越多,失望也越多!
我失望了,我对教育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失望了,我对教育体制失望了,甚至于对社会也失望了!
我觉得我走入了人生的低谷。天啊,我的出路在哪儿?我的希望在哪儿?
高中毕业时的理想、愿望,在这时都成了让我痛苦不堪的苦果!
我觉得我不该走上这条路!
我觉得教育行业不是我这种人能待下去的!
我该怎么办?我该走什么路?我的明天在哪儿?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
二、徘徊
经过了一段痛苦的煎熬,失望的心又渐渐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的路要继续走下去,该做的事还要做下去。作为一个生物学上的高等动物个体,我还要继续呼吸,还要继续吃饭,日子进入了一轮又一轮的简单循环中,上课——下课——回家——休息。
单调的重复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枯燥,事业上的挫折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这一个行业,让我觉得我不适合当老师,甚至于让我怀疑我是否真的有能力做出一番事业来?我的自信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刚进入社会不久就让我栽了一个很大的跟头。
事业上的不如意让我打消了在教育上取得成果的念头。
时间过得很快,1996年,26岁的我已经到了成家的年龄,我还是解决我的个人问题吧,不要到时候落个老处男的称呼,那方面都没有好果子吃。
理想与现实毕竟有很大的差距!找了个对象互相都基本满意。要结婚了,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工作五年了,没有一点积蓄,我拿什么来给我的爱人?每每用钱的时候,让我感觉到英雄气短。这让我更进一步地认清了我从事的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让我更进一步地理解了社会上人们对老师的地位的看法:臭老九。工资收入350,结婚外债一万五,住房贷款两万五,所有的一切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结婚后的生活依然不尽如人意,毕竟我是一个贫农。生活是需要银子的,需要钞票的,我们都要吃饭、穿衣、住房。只好从牙缝里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个时候不要说教研了,就连能否还清债务都让我怀疑。
好在我们两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都能吃苦,都能受得住清贫,虽然生活艰苦,但是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快乐的。
日子渐渐好起来,生活的自信心也逐渐强了起来,每每想到自己的事业,心里的五味瓶就被打翻了,一阵酸楚涌上心头。
想想上师专时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奋斗,自己的风华正茂,想想毕业时的豪情万丈,豪言壮语,我还能无动于衷吗,我坐不住了。
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作风让我受伤不轻,痛苦的经历有一次已经足够了,我不想去尝试第二次。况且,我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我能不能成功?
我站在了生活与事业的十字路口,走什么样的路呢?我徘徊起来……
我能还清我的债务吗?
我们的生活会好转吗?
我有能力从事教育科研吗?
我还能写出值得一看的东西吗?
在教育事业上我能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吗?
我一遍又一遍地拷问自己……
三、重振雄心
当老师也有好多年了,让学生做了许多选择题,考了许多学生,这会轮到生活考我了,我要做出选择,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如果真是一个考试题,那么不管对错选一个,那都是自己的理解,但是现在这个选择题确实太难了。
选择了教育,就必须甘愿清贫。选择了其它行业,发家致富的机会很多,但是需要从头再来。虽然刘欢的歌中唱得好: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但是要让我放弃奋斗了好多年的教育重新选择,也着实让我心有不甘。另一方面,国家的教育政策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教师的待遇也在逐渐提高,我想不久的将来教师的生活肯定要好起来。
几方面的考虑,让我重又踏下心来,我没有选择辞职,而是仍然选择了教育。
我还是要从事我喜欢的事业——教学与教育科研。
经过一番准备我又拿起了笔,开始了爬格子的业余生活。
我要重振雄风,我要作一名优秀教师。我要作一名教育科研的学者、专家。
一有时间就自己找一些资料看,把自己的喜欢的,重要的文章摘抄下来,并且加进自己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每每有一些想法,就把它写在自己的教案中,每上一节课,都要把教学得失,结一下,有用的想法写在教学后记中。
那些年,我们的学生较少,教学任务相对较轻,别的老师一有时间就三五成群地聚到一起,锁上办公室门悄悄地打升级、争上游、下跳棋等,而我对这些一概不管,静静地坐在图书室看资料,摘抄一些教育教学论述。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投稿有了回应,我的心血没有白费,我又开始发表论文了。
紧接着,各种论文比赛的约稿信件也多了起来,这让我又一次扬起了生活与事业的风帆。
我不停地写,从生物学方面到化学方面,甚至于计算机方面。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一番努力,就会有一份收获。我在生物学方面的论文在比赛中获了奖,我的计算机方面的论文也发表了……
我又一次有了成就感,我又一次树立起了自信心,我似乎觉得我就是明天的十佳教师,我就是明天的教学骨干,我就是明天的教育明星,我就是明天的教育专家。
我要写下去,我要研究下去,我是有能力做出一番事业的,我一定能够成功。
我相信我自己。
我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曾经有,现在有,将来肯定有。
四、让我欢喜让我忧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变化,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成为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焦点,时代呼唤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时代呼唤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于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教育教学的研究,提倡教师不仅当教书匠,还要当教育家,要求学校重教研,人人搞教研,教育科研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并且在我省的职称晋升中明确规定:要晋升中级职称必须要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篇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一股教研风悄悄地刮起来了,让我们又看到了教科研的希望。
这一股教研风,让一部分要晋升职称的老师清醒过来,大家纷纷查资料,看资料,写论文,投稿……
随着教育教学论文作用的突出,社会上也悄悄地兴起了各种论文比赛,有些大赛确实有一定水平,以交流教育教学经验为目的,以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为目的,以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为宗旨,对教育教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人感觉到大家都在重视教育科研,都在积极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贡献,令人欣慰,令人振奋,让我欢喜,让人感觉到为之奋斗了很多年的事业在积极地正规地发展,让我有了进一步为之奋斗的决心。
当然,要在有一点门槛的刊物上发表论文是要付出劳动的,必须要有一定的经验的积累与资料的积累,还要能够与时代的需要相结合,与该刊物的需要相结合,也不是随便写点东西就能够发表的,投上几次稿就会发现,发表一篇论文也是很不容易的。
要想晋升职称必须要有教育教学论文,平时没有积累,如何发表论文?
于是,一种歪风邪气悄悄地出现了,这就是论文发表的歪门邪道:
一、别人代笔。自己写不出水平来,让别人代笔,给以一定的好处;
二、借鸡生蛋。自己发表不了,让有能力发表的教师写,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让真正的作者成为第二作者;
三、大拼盘。天下文章一大套,就看你会抄不会抄。于是又有人东拼西凑,来一个大拼盘,然后投往三四流的、地方性的一些小报小刊上,如果某个编辑不小心,不就发表了;
四、花钱买。实在不行,还有其它办法,改革开放了,工资也涨了,不就是几个臭钱吗,不就是要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吗,买一篇;
五、不劳而获——剽窃。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求教师写一篇教育教学总结,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然后存档,以备上级检查,这些资料成了某些人写论文的绝好资料。我曾经写过点东西,结果是几个月后,被人改头换面地发表了出来;
六、走后门。论文需要编辑修改吧,没水平发表,我还可以找编辑呀,不认识杂志的编辑怎么办?托人介绍呀,认识了编辑就好了,没有水平的让你改,没内容的让你抄,直到能够发表;
七、自己出版。花几十块钱自己出本论文集,把自己的一篇放在其中,然后从网上下载一些不可能引起法律后果的文章,把名字改了,地址臆造一个,查起来无法查,看起来还有一定水平,信息时代,什么都可以作得让你分不出真假来;
八、交版面费发表。借着教育科研的东风,各种为晋升职称而设的大赛也随之出现了,邀请你参赛,然后给你通知,说获了某等奖,如需要证书或如要发表,请汇款若干以用于版面费等等,或者说:二十一世纪全国教育教学论文集拟出版多少卷,请寄论文以参评,然后发一个录用通知,你的论文被选中了,拟收在集中,需要样书请付款若干等。这样的信件我收到了很多,可以说是服务到家,你想要什么级别的论文都行;
九、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重视教研了,也产生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每年都会下发到基层单位,由个人或者小群体承担“研究”任务。于是,需要晋升职称的基层技术人员纷纷上马,争报科研课题,申报成功即意味着有了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的“研究”也很简单,就是按照“科研课题”的进程搜集资料,网上下载,报刊杂志上摘抄,然后拼接而成为“研究”论文、报告、结论等。如果结题后能够顺利通过验收,则科研成果稳入囊中。
现在,更了不得,市场经济了,杂志社要生存,编发人员要吃饭,报刊杂志的从业人员要搞福利,发表文章更需要版面费的支持了。报刊杂志的发行宣传进入校园了、进入基层了,纳入行政轨道了。每年底都有相关的文件下发到基层,规定每单位每人订阅什么级别的报刊杂志多少份,什么报刊杂志必须订,什么报刊杂志选定,统统纳入了基层工作范畴,更有甚者,还要纳入业绩考核。
讲到这里,如果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你是一个以国家教育事业为已任的人,你可能已经产生了一种担忧,产生了些许厌恶,是的,我们有些不负责任的人事部门,不进行调查研究,不核实论文的真实性,置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于不顾,就让这些教育行业中的败类钻了空子,轻易地让这些人评上了中高级职称(当然不是指所有的人,确实有些高水平的论文,们我不得不认可),让我痛心疾首!
真正让我感觉到:教育科研——让我欢喜让我忧,你何时让我能够真心地去对待你。
亲爱的各位朋友,如果你是一个正直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以事业为重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以国家教育事业为已任的人,请你站出来,与我共同为教育科研的良性发展大声呐喊吧!
评论